企业新闻报道写作方法
1.新闻体不同于报告,除讲话稿、会议稿等特殊体例,消息类、通讯类、侧记类、纪实类等新闻稿件请勿出现“一是二是三是”等字样。
2.撰写新闻时,基本六要素须齐备(与中学时代的记叙文六要素是基本一致的)。六要素即:5W+1H,谁、何时、何地、何事为何、过程如何,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准确流畅描述下来。通俗地说,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由于某种原因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3.通讯类、侧记类、纪实类新闻撰写时,请注意小标题及分节。一般而言,1500-2500字的稿件以三-四小节为宜。
总体而言,各小节是围绕全文主题或层层递进,或并列论述,请注意行文的结构完整和逻辑严谨。
具体而言,各小节展开描述时,以2-3段为宜,每段行数尽量控制在5行内,或每段字数控制在150-200字为宜。尽量避免出现一个小节里只有一段的情况。3000字以上的稿件上述数量可酌情增加。
4.做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即文章的起头要奇句夺目、提纲挈领,文章的主体要言之有物、紧凑而有气势,文章的结尾要转出别意,意蕴悠长。
企业新闻报道范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经研院科技创新工作侧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型国企的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体现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国网河北经研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在科技管理之路上积极探索,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精益过程管控,促进成果培育,激发创新活力,逐步实现了科技创新工作从无到有、从不懂到精通的转变,并逐步走在了持续前进的康庄大路上。
勇立潮头把稳舵 夯实科技工作之根基
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开展、优质科技成果的产出都离不开高效运转的支撑保障体系和项目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的实施效果,经研院梳理全年科技创新工作,创新管理机制,细化工作流程,编制《国网河北经研院科技工作管理实施意见》,理清各方工作职责界面,明确科技工作各环节重点任务分工,规划各项科研活动。
经研院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组成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作为经研院科技工作领导决策机构,决定科技工作重大事项。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科技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经研院科技管理水平。建立科技工作专家咨询机制,完善决策咨询体系,聘请内外部专家参与经研院科技规划的编制、科技项目的立项评审、中期评估、结项验收、成果鉴定评价和报奖咨询等工作,为科技工作决策提供咨询。
积极探索,建立起职能管理和业务管理并行的矩阵式科研管理模式。职能管理遵循科技信息部归口管理经研院科技研发工作,同时加强与计划、财务、招标、审计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各专项管理要求的原则;业务管理遵循科技信息部统筹管理,各业务部门负责技术研发的原则;明确各自的科技工作管理职责,进一步提升经研院科技项目精益化管理水平。
逐步探索建立适合经研院的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将科技项目执行情况不好的项目负责人、项目合作单位纳入科技“黑名单”,并每年滚动反馈至科技项目立项环节,促进对科技项目执行主体的约束和督导。这一机制的实施,有效增强了科技项目负责人的信用意识,约束和规范了项目负责人的行为,推动了优质创新资源的集聚,提高了项目完成质量,减小了项目执行与验收风险。
万紫千红尽显春 精益科技工作之过程
经研院制定科技规划,建立顶层设计长效机制,加强对国家电网公司科研需求和能源电力趋势的跟踪和研判。该院立足规划、设计、评审、技经各专业岗位,对重点科研方向和发展战略进行梳理分析,制定3年科技发展规划,有效改善了以往“想到什么做什么”的散漫型自由申报模式,解决了研究方向分散、重点方向研发不持续和相近研究方向重复申报等问题。
强化衔接机制,以科技规划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科技规划与年度科技需求储备的衔接机制;依托科技规划,谋划全院中长期科技攻关主题方向,围绕主题开展持续性立项,拓展同类课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切实促进落实科技规划对储备立项工作的指导意义。
创新性开展科技需求动态储备工作,激发各专业人员提高科技储备工作的自主性,在日常工作中有存疑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挖掘,逐步积累形成科研需求,将项目储备方式由“突击完成任务式储备”逐渐向“研究热点问题、解决工作难题”方向转移。
搭建交流平台,建立科技项目柔性团队攻关机制,完善科技管理机制,积极探索“项目+”柔性研发团队建设模式。以科技项目为载体,面向经研院及各供电公司经研所招募研发人员,打破专业壁垒,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充分调动团队成员创新热情,有力推动柔性团队成为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和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
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在研科技项目“月度进度报送、季度督导评价”制度,转变科技项目“一包了之”的现状。项目启动之初,组织各项目组编制研究内容进度计划表,明确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指标完成的时间节点,依据时间节点稳步推进项目研发任务。各项目组按月报送,科技管理部门按季度通报各项目研发进展情况,为提高科技项目完成质量打牢过程基础。
抓好科技项目验收工作,组织开展科技项目预验收工作,及早发现问题,规避验收风险。加强经研院的院内审核工作,对发现的资料问题以“审核单”的形式下达,整改完成后由审核人员再次进行确认,形成闭环。逐步明确“细化要求、及时宣贯;严格内审,确保质量;归纳问题,反馈闭环”的科技项目验收工作管理思路,编制《科技项目验收工作实施指南》,对验收各环节工作流程提出细致的规定要求,明确注意事项,努力提升科技项目验收质量。
加强科技获奖的顶层设计和组织策划,深化与国网直属科研单位及高校的战略合作,制定高级别科技奖励成果滚动培育规划,增强持续获奖能力。积极探索,初步建立分管领导把控大局、科技管理人员承上启下、专业技术人员深耕技术的三级协同体系,按照科学的方法开展科技成果报奖攻关工作。
千帆竞发春潮涌 激发科技工作之活力
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是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的指挥棒。经研院以成果、奖励培育为导向,充分调研,2018年编制了《国网河北经研院科技管理专项考核细则》,将科研人员管理、攻关、奖励分配等相关内容纳入专项考核,优化了科技考核指标分配方式,制定了有力措施,并持续促进激励政策落地,鼓励优势人力资源投入科研工作。
2019年,针对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经研院进一步新增了“科技规划”“常态化储备”“招标文件及合同的规范编制”“资金进度支付”“项目过程实施”等条款,加大了发明专利、论文、技术标准等知识成果的奖励力度,有效激发了员工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现在院里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创新热情。在工作中,我们总是会有意识地和创新联系起来,想一想是不是可以总结提炼出一些新的技术来。”经研院青年优秀员工安佳坤如是说。
自细则发布实施一年多以来,经研院涉及科技研发相关的奖励事项金额累计达11万余元,在员工中初步形成了“想做创新、能做创新”的良好氛围,为稳步、长远推进经研院科技创新工作打下制度基础。
除了建立内部科技创新工作激励体系,经研院还积极探索合作单位竞争选择机制。他们扩展选择渠道,整合系统内外部科研资源,扩大潜在合作单位范围,形成充分自主的竞争环境,以优质科研成果产出为导向,结合专业方向、研发团队实力和以往的科研业绩,遴选出优秀的合作单位开展科研工作。
科技项目启动后,经研院与合作单位签署《经研院科技项目实施承诺书》,对项目研究进度、经费合规使用、指标完成标准、人员变动报备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要求。持续记录合作单位科研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包含协作配合度、任务完成、资料准备、其他情况、总体评价在内的全方位评价体系,形成有效评价意见,为科技研发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依据合作方评价意见,进一步梳理合作单位的科研实力和优势,逐步建立起合作方白名单和黑名单,形成优质合作单位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良性循环。
为有源头活水来 强化知识产权之依托
经研院参考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技术专利布局领域,结合全院在研科技项目的情况,合理量化科技项目知识产权指标,同时充分鼓励自主开展创新工作,科学制定并下达年度任务,提高发明专利、中文核心期刊级以上论文和行业以上标准的数量和占比。
按季度发布知识产权指标完成情况通报,及时梳理各中心科技项目及个人产出的知识产权完成情况,表扬先进,督导后进,促进知识产权年度指标刚性执行。通过不断督促创新工作,经研院年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由2016年的5篇提升至2019年的21篇,年发明专利申请项目由2014年的4件提升至2019年的26件。
量化知识产权指标,严格落实专利文本“三个十(权利要求数量不少于十个,第一独立权利不多于十行,说明书页数不少于十页)”的质量要求,提升专利授权率。
结合知识产权产出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制定了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在知识产权提交申报、受理、授权、刊发等重点环节,加强形式审查和技术相关性审核并进行登记,对成果和知识产权进行全过程管控,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的产出质量,为更好地管理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打下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过程中,经研院必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科技管理的各项工作措施,围绕“一流经研院”建设目标,抓住转型升级发展机遇,奋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努力将一棵蓬勃生长的科技之树培育成一片郁郁葱葱的科技之森林!
(撰稿:唐帅 审核:孙轶良)
(统筹:宁金锋 张欣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