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为什么吸引人?一是事实与读者有关,对他们有用,人们都有求知欲望——想知道。二是这些事实少见,有新鲜感,可以实现告知功能。三是叙述精美,能够在阅读后获得审美愉悦。
想方设法让“实话实说”的新闻“实话巧说”,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新闻界经过多年的实践,散文式新闻在结构、主题和语言方面的确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其具体表现形式按体裁分有:新闻特写、新闻速写、新闻素描;按题材分有:风貌通讯、事件通讯、人物通讯、经验通讯等。
这些体裁和题材,既发挥了散文篇幅简短、结构小巧、语言清丽、观点鲜明的特点,又可把新闻作品写得轻灵含蓄、意味深长,成为令人爱不释手的“美文”。今天跟大家分享用散文笔法写新闻的一些规律方法。
1、营造意境深化主题
意境是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强化散文美感、深化散文的主题需要调动艺术手段来营造意境。
用散文的手段表现新闻,贵在立意,以意取胜。
所谓立意,即一篇新闻的主题思想。若使散文式新闻立意高并有深度,其要义是,抓住核心,纵横开掘,揭示主题的内涵和意义。营造意境,让人有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做到信息的传达对读者而言是一次审美的历程——以情境和情调传意;以艺术享受而接受信息,这是新闻散文化的重要目的。
当然,立意是否高,主题是否深刻,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记者对所报道内容调查研究的深度;二是对全局的了解和报道目的的明确。通常营造意境的方法有:写景抒情、寓意于境、化静为动、托物起兴等。
例1:《昆仑天梯奇险美》
山迭着山,路弯又弯;桑塔纳卧车在半山腰上,像一片漂浮的树叶;一侧是刀削般的峭壁望不到顶,一侧是斧劈般的深涧见不到底;车前行着,山往后倒着;刚感觉车要撞到山体,突然眼前又豁然开朗,路拐了个弯,继续往前飘;以为车要冲下崖了,向左疾拐,深涧又不知消失于何处;刚才那望不到顶的峰尖,转眼间已被碾在车轮下……
多情最是“气”,瞬息万变。成云成雾成雨成雪,交替登场。忽儿雾在翻腾;忽儿天蓝如洗,忽儿雪雨交加,天地浑沌……
多才还是“气”。天铺纸,眼前的一切,一经描摹、渲染,便美不胜收。画家照着眼前的景物画下来,便是精美的国画;摄影家按快门,便是精美的照片;诗人依样吼出来,便是精美的诗……
例2:《探访中哈边境牧场阿吾斯奇》
站在一座不高的山上,阿吾斯奇小镇就尽收眼底——在绿毯子一般的草原上,镶嵌了十几栋火柴盒般纵横的砖房。八月的秋风带着花草的清香,凉爽宜人。草大部分都开始变黄,也有不少小片依然顽强地葱绿着——这个时候的草原依然色彩丰富美不胜收。云很低,山上的羊群缓缓移动着,分不清是云还是羊群,抑或都是吧。草原上一根根白柱子连成的曲线,蜿蜒向远方,那是撑起铁丝网的界桩。界桩那边三十米有界碑,界碑那边便是哈萨克斯坦了。
这些段落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了多种修辞、象征、对比的手法;情境并茂,寓意于境;景物人格化,人情物象化——作者很好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从而和读者发生情感的共鸣,升华了主题。
2、寓情于事情景交融
新闻以叙述为主,但单纯的叙述难免呆板。因此,在叙述中注意情的挖掘和运用,是使文章生动的好方法。
笔者认为,新闻报道除了去遵守传统客观实证的理性层面之外,就应从如何引导受众投入感情、融入自身情绪等感性的层面去探讨。
在新闻报道中将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因素得以再现,达到传受双方的情感互动,这样的新闻才可能在大众心目中留下印痕,而且更多的受众希望能在新闻报导中获取精神上的感动与满足。
如果我们仍旧采用说教的语调来写新闻,不但无法和受众建立良好的情感纽带,甚至会遭到受众的排斥。受众是媒体的上帝,媒体纯粹履行告知义务是不够的,有效的传播效果仍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好的新闻报道能在受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报道的事实特别具有震撼人心的意义之外,在笔者看来,尤其重要的是记者自身对读者心理的把握。
“散文式”新闻富有人情味,能激发受众情感,打动受众心弦。新闻有倾向性,散文有情感性,这种情感是建立在客观公正的事实基础之上的,容易被受众所信服、接受,化为行动,更好地完成新闻倾向性的“使命”。
新闻以写事为主,事情本身不含情,其“情”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发于被报道的当事人身上的;二是被报道的事引发了作者内心的情绪冲动,即产生于作者心中的情;三是读者读了报道后发生共鸣,情发于衷。
我们也必须清楚,诗人可以集中生活的感受,尽情咏唱心灵之歌;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情感海洋随波逐流。而新闻则离不开与事件相关的事实,抒情只是缘事而发,并受事实约束,所以要求记者要掌握好抒情的度。新闻工作者处理新闻的理性与感性以及受众接收新闻时的理性与感性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适当地用散文的笔法在事件本身赋予一些记者的情感要素,可有助于媒体与受众间达到心与心的共鸣。
例1:消息《新疆调查运五飞机坠落原因》
第一段:获悉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运五-B型飞机六月三十日坠落的消息,通航总经理王一杰率员风驰电掣从石河子市出发当天北京时间二十二点赶到现场了解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黄昌元率有关部门人员于七月一日赶赴塔城协调处理有关事宜;塔城地区派出“事故处理领导小组”也于七月一日赶赴现场处理事故;受国家民航总局委托、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派出副局长任积东为组长的“事故调查专业小组”于七月一日赶到现场,调查事故原因。
结束段:据有关消息人士称,胡广忠再有两个月就将退休结束飞行与家人共享天伦,龚兵计划执行完此次任务即与未婚妻完婚。
本文的第一段叙述,四个“赶赴现场”的叙述,排笔手法一一道来,增强了文字的情势,渲染了本次飞机失事的严重程度,以煽起读者的惋惜之情。结束段,通过“结束飞行与家人共享天伦”、“与未婚妻完婚”两件喜事衬托生命消亡,使得这场事故更富于悲剧色彩,因而又增加了打动读者的力量。
在很多文章中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记者的真实感情。因为记者的叙事距离时近时远,有时还经常变换叙事的视角和人称,或以全知全能的视角俯视整个事件,或在事件的中心,以事件当事人的身份一步步去揭开事实真相。成功运用各种能够挑动受众心弦的文学叙事手法,在建构传播者和受众间的情感互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2:《在昭苏草原体验回归自然》
地面色彩排列有序:伏卧的绿,是平坦开阔地的草;铺出来的金黄,是油菜;高耸的绿,是山冈上的草;点缀在绿草中的是七色花;像猫眼样的小红果,是野草莓;至于缓缓移动的白,是羊群;迅猛奔驰的枣红是马群……
远远地看那山隐没在白云中,待十八弯三十六绕后,白云已和自己比肩而望。山上更是一番景致。冷杉一排排整齐如人工栽种的一般。虽然是直立不动,却分明给人动感:似乎憋足了劲争先恐后往上窜,谁也不甘矮下来。一阵风吹来,山间响声富于节奏感,“哗哗哗”上去了,又“哗哗哗”下来了;再看那树的晃动,有如钢琴的键盘,被次第按下又次第平起。山上,高的是树;树下,矮的是草;草下,更矮的也是草——互不争夺,相安和睦。由此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造化:公允精致、乖巧淋漓。
此段描写,具有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效果,同时由于波澜迭起,使读者兴趣盎然。
记者通过将自己的主体意识介入事件,自然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流露在字里行间。记者此时已不是纯粹被动的记录,而是以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或者说是强烈的社会意识促使记者全身心地投入。
例3:《在<草原之夜>的故乡欣赏草原之夜》
毡房外,天将黑未黑,细雨依然如帘。草原、油菜地、山冈都包容在暮色里,被如星的灯火点缀着,旷野更显辽远、深邃,充满诗意。
“等到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歌声在飘荡绵延,如梦如幻——整个草原都醉了。
这段描写,景物是这真实的景物,显然深深打上了记者的主观色彩,显得空灵,令人回味。
运用散文的叙事手法在普通的党政新闻中不多。而在社会新闻,特别是那些灾难性突发事件中则经常运用。灾难新闻一再记录一些使我们震惊、悲痛的苦难事件时,其强调客观、真相报道的撰写手法似乎与文学或悲剧相去甚远。但如果新闻报道忽略文学或戏剧美学所追求的那种人类最高的情感要素,漠视新闻事件所暴露出的社会心理问题,那么这样的新闻除了描述的现实中我们能看到的各种表象要素外,就无法让人感到任何的心灵冲击。
例4:通讯《暖流涌动血浓于水——新疆灾区见闻之十一》
第一段: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风呼呼地吹着;天色阴暗,冷气如刀。七十四岁的老大娘吐逊娜依尔面对着为她搭帐篷的忙碌身影,跪着,一动不动。
结束段:维吾尔民族非常热情好客,招待客人,重则杀羊宰鸡,轻则煮鸡蛋……眼下用什么招待客人、感谢客人呢?——老人选择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方式。
此文叙述在新疆巴楚——伽师发生地震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民兵应急小分队及时赶到受灾现场,为一位单身维吾尔老大娘两次搭帐篷的情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情景交融,真实感人。
例5:《赤诚心灵的永恒——克拉玛依特大火灾系列报道之四》
开头段:花圈如海,天地一色。
第二段:挽联,人们用最真实的语言表达对受难者的悼念之情,用最美的语言抒发对舍己救人而身亡者的钦佩之情。
第三段:一座坟前花圈上的挽联这样写着:想教育为教育赤胆忠心教学生爱学生生死与共
第四段:这是家长们为悼念孟翠芬老师和着泪写就的。
开头虽然只有八个字,却构置了充满哀婉之情的意境,为下面自然过渡到挽联和孟翠芬老师,提供了更能唤起读者感情的悲剧性背景。
通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的堆砌,但记者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很好地运用大量的感人事实,真实而又感人。
新闻的情不能由作者代替文中被报道的人、也不能代替读者去直接抒发,而是通过对事实的选择和叙述来实现的——带情的叙述和事实。实际上是写人,写人的情。情是事件对人、对当事人、周围的人,进而对作者的冲击波,从而认知之后又进一步受到感染的效果。事为本,人为枝,情为花。感情要掌握到“红杏一枝出墙来”的恰好分寸。这样的叙述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又添一层生动。
例6:《在哈密感受鸣沙山的雄奇》
上了山顶,顿感天高地阔,天蓝地绿,水清草碧,气润风清,心胸开阔,神怡魂逸。情绪稍稳定后便可听到奇怪的响声;赤脚下滑,声音更响亮、更亢奋、更雄浑,如万鼓齐鸣,如飞机在头顶盘旋。此时,兴奋之余,还会生发些许恐怖感。
例7:《归去来兮天津老知青泪撒准噶尔》
最让王彤激动的是在军户农场,居然找到了当年居住过的宿舍,挖掘机正轰鸣着拆迁。陪同人员告诉她,这里很快要崛起一片楼群。王彤伫立良久,眼看着拆到最后一角时,强忍着泪,以墙角为背景留了影。
“这里的一切都在变,惟一不变的是人情。人们宽厚、朴实、吃苦耐劳的品质没有改变。”说着,王彤任秋风吹干脸上的泪水。
这些都是新闻借鉴散文的缘事寄情、托物咏志的成功例子。
3、节奏跳跃韵律传神
所谓“节奏”,《现代汉语小辞典》的解释是这样的:
1、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2、比喻均匀有规律的工作进程。我这里所说的“节奏”,是指第一种意思。
所谓“韵律”,《现代汉语小辞典》的解释是这样的:指诗词中的押韵规则和平仄格式(格律)。所谓合辙押韵,简单地说就是指两个韵母相同的句尾字相押。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
格律,主要是指古典诗词在字数“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范。诗词因为讲求韵律而具有音乐美,即“韵律美”。韵律美的基础是节奏,没有节奏就没有韵律美。
众所周知,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可以愉悦人们的身心。因此许多人运用韵律的美来调节情绪、休养身心。即使对一首歌曲的词一无所知,也可以欣赏并会说这首曲子十分优美。很显然,一首乐曲是否美妙,其形式——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要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由诗词和音乐的韵律美延伸说开去,生活中许多事物都会给人以韵律的美感。比如一些物体可以令我们通过线和面或光所造成的动势产生音乐感,这种深邃、不可捉摸的动势,实际上就是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生活中俯拾即是的事实。如:心跳、呼吸;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昼夜的反复更迭;潮涨潮落,波浪起伏与一片片绿叶、一层层山峰、一株株树木、一条条脉络等等。它们都意味着重复、流动、循环、波动。当欣赏山景时,我们审美心理上会产生明显的节奏感。看到欢乐的舞蹈场面,那强烈的有动势的富于变化的节奏,使我们感受到某种韵律美。由此,我们给节奏与韵律下个概念的话,在这里,凡是可比的因素有秩序的反复就产生了节奏。动势的有秩序的反复则造成韵律。也就是说,在视觉艺术中,节奏与韵律是任何物体的诸元构成系统重复的一种属性,而这些元素之间,具有可以认识的关系。
文章讲求节奏感和韵律美,它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创造力和才华。
同样,新闻作品也蕴含着内在的节奏感和韵律美,通过景物描写、人物对话、背景铺陈、场景转换和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段的灵活运用,节奏或长或短、或跌或宕、或起或伏,都是为了构造独特的韵律,生动再现出新闻事件,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大地实现新闻价值。
例如:《苹果城里蟠桃美》(以下为节选)
又是金秋八月。又是阿力玛里蟠桃文化节。
当踏上这片土地,立即就被浓郁的果香包围。
蟠桃节(街)上走一趟吧。蟠桃,还是蟠桃——目不暇接;任意品尝,尝不够的香甜。
苹果树下坐一坐吧。阳光轻柔,凉风习习,温馨宜人。这个时候,苹果将熟未熟,青中泛红,甜中带涩。看一眼这树这果,馋涎欲滴,食欲大振;举杯互敬,情绪高昂,友谊备增。
音乐奏响,翩翩起舞,引吭高歌。
协商洽谈,签约订货。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一年一度的蟠桃节,游人如织,中外客商云集;进来的是客人、朋友,留下的是订单、钞票,出去的是蟠桃、苹果,还有知名度和美誉度;莫道天涯远,有蟠桃则近,有苹果则名。
这是一篇节奏跳跃感比较强的风情通讯。忽而叙述,忽而描写;忽而解释,忽而说明;忽而现在,忽而历史;忽而说事,忽而对话;形式看似很散,实则神聚;叙述看似不经意,实则很用心;段与段看似不关联,实则不可分割;事与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出于同一道理。写来一气呵成,读来荡气回肠;似小河淌水,又似月照松间;似大写意,又似印象画——这就是作品内在的节奏和韵律的魅力使人产生的难以名状又真切的感觉。
4、结构自由布局多变
节奏决定结构,结构决定整篇的审美特色。散文化新闻的结构因借鉴了散文的不拘一格、灵活变化的布局之法后,就形成自己的结构特点。也就是说把新闻的时间、人物、事件、原因等通过叙述、议论、抒情、描写,把它们精心地组织安排,使之成为完美的篇章。
这里主要以散文式通讯、特写为例,谈谈一般常见的结构形式。
纵式结构:按照人物的出场、事件的发展顺序结构文章,既写了中心人物,又交待了事件。
这种结构比较常见,此不探讨。
纵横式结构,也即放射形结构:围绕一个中心思想,依靠事实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组接成篇;叙述事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造成跳跃式推进的节奏,形散神不散。
当然,散文式新闻结构同其它新闻体裁的结构一样,尽管有这式那式,但它不是数学公式。在新闻写作中,它们并非井水不犯河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相得益彰。如:《苹果城里蟠桃美》即属于这一类。
横式结构,也即平行式结构:写一群人物和一中心事件,其中或分清主次关系,或并列安排,常用这种结构方式,这种结构给人以递进有序、层层深入之感;有的是双线平行,有的是三线平行,有的四线平行甚至更多线平行。
这里,我探讨一篇四线平行结构的通讯。例如:《英雄无悔》。
这篇文章叙述了两个热血青年见义勇为牺牲生命的感人事迹。两名主人公各一条线,他们的亲朋好友各一条线;现在时一条线,过去时一条线;死者一条线,生者一条线——结构四线平行甚至更多线平行;顺叙、倒叙并用,时空时常转换,加上大量的排列句和排列段,纵横开阖,张弛有致,错落协调,层层递进,扣人心弦。倘若采用纵式结构,文章必然拖沓、松散,人物形象必然单薄,感人的力量必然减弱,新闻价值必然大打折扣。
5、白描手法生动细节
新闻要借助艺术手法来增强表现力,要通过形象的再现来增加文章的生动活泼。文学的形象靠塑造,新闻的形象靠捕捉。文学形象是生活本质的高度集中,新闻形象是信息量的高度集中。我以为多采用白描,是使新闻形象化再现新闻事实的有效手段之一。
白描一词系来自绘画术语。原指中国画“以淡墨勾勒”的一种画法而言,后借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写作一法,再后移用于新闻写作中。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白描手法很适合于写散文味的通讯、特写、消息,用以叙述事实,把话“说”好,表现出散文式新闻的自由活泼、生动优美、清晰明快的写作特色及风格。
关于白描手法,鲁迅先生有过精辟的论述,他在《作文秘诀》一文中指出:“白描中却没有秘诀。如果说有,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这种白描的特点就是用质朴、简炼的语言详略得当地叙述和特征性的描绘,写人状物摹景,以期达到刻画入微、清晰形象、不尚渲染、真切自然之效。因此,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白描就是用叙述进行描写的一种方法,是叙述和描写的融合。
例1:《田野的儿子——记新疆自治区十大杰出青年王光强》
生在农场、长在农场的王光强,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经常跟随父母亲到地里劳动。他看到父母亲用简陋的工具,挥汗如雨没日没夜地劳作,效益却很低。从那时起,他就立志当一名农业专家,让科技给农场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农场人过上好日子。以他的机灵、聪慧、好学,完全可以选择其他专业,他初中毕业后,选择报考了农技专业。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养育他的农场。那时,正值农场夏收大忙。王光强到团里报完到,立即就去了连队。在连队一口水没喝,就扎到地里和农工们一起夏收。从此,王光强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农田里摔打,技术员、副连长、团生产副科长、副团长、团长……
这段文字,只有二百六十多字,把一个人几十年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的动力都作了比较明晰的交待,可谓惜墨如金,言简意赅。
例2:《橄榄绿的故事》
乌兰达布森前不着村,后不搭店,四周戈壁茫茫,碱滩无垠;鸟不落脚,寸草不生。5年前边境检查站建在了这里。现在,检查站房前屋后已有了榆树、柳树1800多棵。其中一棵柳树3米多高,直径有杯口粗。官兵们亲切地将这棵树命名为“春德树”。
由于风大的原因,栽活的树都向南倾斜,迎风面树皮发白,被沙砾扑打得格外粗糙。
这段叙述较为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乌兰达布森边境检查站所处的环境和环境的变化。
新闻写作用白描手法,应做到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生动细节来进行描写。成功的细节白描会画龙点睛般地表现人物的风貌,揭示事件的真谛,深化新闻的主题,并增强新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于小处尽传精神”吧!
例3:《奇人韩俊平和他的肠衣公司》
韩俊平不识一个字,有时手机响了要秘书接通,他才能与对方通话。就是他,靠五十元起家,不到十年建成了新疆最大的羊肠衣生产企业——新疆哈密长联肠衣有限公司。年产肠衣2500桶,产值一亿元人民币。产品80%出口,拥有德国、日本、瑞士、法国等国的固定客户。
寥寥数语,一个人的“奇”字特色跃然纸上。
例4:《作曲家高崇智印象》
舞池中央那个瘦小却充满活力,挥动双手指挥近百名演奏家、歌唱家、舞蹈家们表演,犹如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那个老人,就是高崇智。
此段描写,人物身份和形象特征都抓得比较准。
例5:《马鬃山镇写意》
太阳很亮,空气很净,天蓝如洗,风却很大——很吃力才将车门打开;下了车,立即感到胸口发闷呼吸困难——风如刀一般刺骨。镇东北、西南角,各有一片风光互补发电机组,高高的风扇剧烈转动,“唰唰”声遥相呼应,响成一片。
此段描写较为准确地表达了中蒙边境小镇——马鬃山镇的地理特点:地阔风大。
结语
运用散文的手法写新闻,还应考虑到“散文式”在各层次中的作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互相交替、互相渗透的。
任何文章,追求的是整体美。运用散文手法写新闻,切忌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既要画龙点睛,又要整体和谐。为了追求一句或一段的美,而破坏整体风格的不统一,这样,宁可舍弃这一点。
“散文式”对新闻结构的形式(大段落的,如:导语、主体)有“破坏”作用,这也是适应散文“形散”的特点的,能使长长的一大段(如主体)化为几个小段(自然段),每一个段落都要突出一层思想。这种“破坏”至少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层次分明,黑白相间,利于编辑排版面,便于读者阅读、思考。但是,必须注意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又是紧密不可分割的,不仅形式上,而且内容上都应是紧密相联的,即逻辑结构是严谨的。
新闻写作借散文的优势,提高新闻价值,引起读者(受众)的兴趣,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记者不但要有创新意识,还要加强文学修养;编辑记者不能只坐在办公室翻材料、看文件,要勇于吃苦,亲临现场,深入采访。这样,才能打破“广告式”“文件式”的窠臼,写出立体感强的散文式新闻,满足受众的需要。当然,我们运用散文式笔法写新闻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得“合理想象”,不能强加于人,不要使“散文式”影响“新闻性”。特别是一些政治色彩浓厚的报道,更要恰当、适度、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