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益的新闻稿应该怎么写

时间:2022-04-09

  作为一名媒体记者,顾右左做公益报道多年。他发现,这些年来,公益领域的新闻通稿水准在持续下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流水账化”;二是语文水平堪忧。

  新闻通稿是什么?对于记者来说,新闻通稿是有效的素材,至少可以提供基本的新闻事实,降低采访成本,它是公益机构为媒体提供的信息服务。通稿的内容越好,对报道的支持就越大,更利于机构传播。

  如何规避新闻稿常见的错误?

  01.「新闻稿or流水账」

  前文我在论述图片时的说的话同样可以用于此处,即主办方缺乏内容思维,过于看重活动内容,一篇新闻稿看下来,像是记流水账,从上到下,大概内容往往是:

  1、说明活动名称、举办时间、举办场地(某某酒店等)。

  2、罗列活动指导方、主办方、协办方、承办方、赞助方、支持方……罗列加上出席的领导一、领导二、领导三、嘉宾一、嘉宾二、嘉宾三……(有的领导和嘉宾还配三个以上头衔)。

  3、在主旨发言环节,某某领导(配图)表示……某某嘉宾(配图)指出……某某领导(配图)强调……

ruanwenshijie.com

  4、主办方某某发布了项目(配发布图,一般是几个嘉宾手按启动机器亮灯之类)……

  5、在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一表示(配图)……嘉宾二表示(配图)……嘉宾三表示(配图)……

  6、可能还放一张全场嘉宾合影图。

  一顿操作猛如虎,2000字通稿(我见过5000字的),豪华壮丽亮瞎我双眼。

  像这样的流水账稿,有没有必要?

  一般而言,拿到这样的通稿,我得先把图片和说明一张张、一段段地删掉,接着把出席领导的头衔、名称删掉,再把里面的空话、废话、套话去掉;然后把重复的去掉,把有语病的理顺,把有错字的改正,就需要核实的地方联系核实。

  这个过程就像庖丁解牛,可谓“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解”完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本来应该“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却发现剩下的“干货”只有不到200字,主要内容是新闻的“5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因)),有时候甚至还少一两个W

  我……只能风中凌乱。

  有人说,记者应该通过采访获得想要的内容,难道要直接发新闻通稿?话是没错,现实中还真有不少直接复制粘贴的“记者”,但是,你想过没,新闻通稿是什么?对于记者来说,新闻通稿是有效的素材,至少可以提供基本的新闻事实,降低采访成本,它就是公益机构为媒体提供的信息服务。通稿的内容越好,对报道的支持就越大,更利于机构传播。不提供有效素材,那还需要通稿做什么呢?

  如果你要保留流水账通稿,那么是否可以再出稿二、稿三?供媒体选择。当你发布某个项目,能否在有内容的通稿中把项目背景、对应社会问题、解决方案、运作模式、项目规模、可行性分析、创新特点、社会价值等说清楚?如果你举办某个论坛或沙龙,能否在通稿中将主题相关的背景(含现象、分析),嘉宾有价值的观点、论证甚至研究等实质性的内容说清楚?这些是牛的“骨”,是有传播价值的内容,需要在活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

  简而言之,新闻通稿中,内容详略的背后是一种对传播价值的判断。以往,这些交给传统媒体的编辑来做,如今是自媒体时代,机构的传播官和决策者们,应该建立这样的传播思维。

  02.「借鉴“倒金字塔结构”」

  我刚做公益报道时,一些公益内容的通稿还是有不少实质性内容的。

  自媒体多起来后,公益机构发稿不再只通过传统媒体,他们自己就有发布渠道,例如机构公众号、头条号及短视频号等。内容传播的形式被打破,但其含金量也逐渐“水”了起来。而公益机构的通稿水平则有待提升。

  过去,报纸发布的消息稿,大多按“倒金字塔结构”撰写,这是新闻学中的“ABC”性质的常识,但我问过一些传播官,他们都不太知道。什么是“倒金字塔结构”?就是把新闻事实按照重要性排列,依次是重要、次重要、次次重要……看下图就明白了:

  消息体的倒金字塔结构。

ruanwenshijie.com

  这个结构是如何流行起来的?不要以为传统媒体的方法很陈腐,这个结构源自阅读场景。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期人们如何读报?假如你在早餐桌边或者地铁上打开一份报纸,首先就浏览标题和导语,五到十分钟就可以浏览完一份报纸,再决定细读哪些新闻;假如你关注体育赛事、前方战事……从报纸标题就能先看到结果。这种结构的消息稿能够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重要内容

  从采编上看,记者拿到重要消息时,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可以不用考虑文章结构问题,第一时间成稿发回后方;对于编辑而言,假如要删稿,也可以直接从后面删起,不会漏掉重要的新闻事实。

  上述都是场景化应用,只不过这个场景属于上个时代。我曾以为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形式已经落伍了,因为人们似乎更愿意看更多故事、评论和意见。然而实际情形不是这样,快速了解信息的需求甚至更大。因而我有一个观点,即微信公号运营的编辑诀窍在于做减法

  那么我长篇大论地说了这么多内容,与公益机构的新闻通稿有关系吗?我并不认为通稿要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而是要借鉴。机构发布的内容,不管给谁读,都要尽可能简练且凝实。传播官在撰写通稿时,不妨考虑本次活动的内容中,哪些是最重要、次重要和次次重要的,这样有助于安排位置、详略得当。

  假如本次活动有三个重要领导和六个重要嘉宾出席并发言,且每人有至少三个以上的头衔,光是罗列出来就有两三百字。碰到这种情况,报纸编辑会毫不犹豫地删掉,你要保留也无妨,但能否把这些不太有营养的内容往文章的后面挪一挪,把重要信息放前面?

  在通稿中写入领导和嘉宾发言时,传播官要分析发言内容,摘出核心观点等实质性的内容,例如“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必须集中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第一要义”,而非“某某领导肯定了某某机构(项目)的有效探索”,或者空洞的“希望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某某领域中来,为某某事业做贡献”。

  同样是活动类通稿,我举南都公益基金会十周年稿件《相伴十年,共同成长!南都一路有你!》为例。这场活动有诸多嘉宾大咖参加,但发出来的新闻通稿主体内容是事实性的,紧紧围绕着“十年成果”和“新战略”,并没有罗列所有嘉宾名单及其观点,其中的观点性内容都与主旨相关,言之有物。通稿中的现场图片融合了活动环节诸如圆桌对话等场景。

  那么,来了这么多嘉宾,发表了那么多言论,难道不该尽一下东道主之谊,在新闻通稿里露出?这里存在一个判断:这场活动发布的最重要内容是什么?哪些适合在公共媒体上发布?至于通稿之外的嘉宾和言论,难道不能在新媒体上进行后续传播和露出?当然,这样操作就需要围绕活动做整体性的传播设计了,那是另外的话题了。

  03.「不要把自己发成新闻」

  绝大部分自媒体是没有传统媒体那样的编校机制的。公益传播,同样如此。不要以为发布资讯时出几个错没什么大不了。在去年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假如某家公益机构在公募平台上写出“湖北省张家界”,同样有舆情风险。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实在太可笑了。

  在没有专业校对的情况下,如何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我这里有3点建议。

  首先,受众“看新闻”,小编要“读新闻”。自己编写的内容,往往靠双眼看不出错误,无论发稿时间多么紧急,公益传播官和小编们,最好把内容逐字读一遍,读出声来。读和看是不一样的,读起来,遇到错误或文法不对的地方,会觉得别扭,这时自然就会反思是否有错,从而为改错提供了机会。

  其次,避免单人编校,尽量做到交叉看文。即使机构只有一个小编,也不能把编校责任放在一个人身上。涉及机构项目内容,项目官员要确认内容;涉及合作伙伴的,尽量核实。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常识性错误。还举“四川省重庆市”的例子,我认为这种错误并非错别字类型,而是常识性谬误,假如发布内容有两三人看稿,不至于都不具备这一常识,也就降低了闹笑话的几率。

  最后,要建立重要内容的机构内部审稿机制。即便做不到对所有内容进行审稿,也要对以机构名义发送的内容和涉及重大时政类内容进行审稿,除了编辑,传播负责人、分管传播的领导、秘书长甚至理事长要审稿,有些情况下(例如危机公关)还要邀请专业人士把关,确保机构发布的严肃和准确。

  其实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媒体小编要尽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善用技术(包括科技),因而在编校上要慎重,避免发新闻时把自己发成新闻。

  04.「新闻通稿的“四不”毛病

  多年来,我接触公益内容的新闻通稿中,有不少毛病。我总结起来有“四不”:不简练、不准确、不通顺、不规范。

  这些毛病在新闻通稿里常出现,少的一两处,多的都占全。虽然大多是些小毛病,似乎无伤大雅,但积少成多,长期这么输出,只能说明这家机构不严谨。不信你去看政府发的文件和通知,虽然偶闹笑话,但整体更规范和严谨。

  须说明的是,谈这几个问题,我没有罗列所有错误的想法,只以举例来说明问题。

  不简练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废话连篇,二是堆砌形容词和副词。

  关于废话连篇,我印象最深的是,曾经参加一个公益活动,收到主办方发来的一篇5000多字的通稿,发现里面的干货不超过300字。

  这里举某篇通稿里的一段话为例:

  XX基金会执行理事长XX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了新的挑战。XX基金会希望通过XX项目,为贫困地区提供优质XX资源,从而促进XXXX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打赢XX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没错,这就是标准的废话。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了新的挑战”,有谁不知道吗?即便要在稿件中体现当前的经济社会背景,也不用放到领导和嘉宾发言环节来吧?讲真,当你需要在稿件中体现项目背景时,应选择与项目直接相关的背景性内容,而非大话、空话、套话。当你的项目真正在解决问题,不需要这样大而不当的拔高。

  实际上,这篇新闻稿中,这位理事长接下来对本次发布项目的特征及适用领域做了介绍和总结,这才是干货,我觉得应该保留。

  关于堆砌形容词和副词,我来举几个例子:

  例一:“会上,全国最著名的XX专家XXX发表了重要讲话。”

  例二:“正式启动”“隆重开幕”“圆满闭幕”

  ……

  例一是此类毛病中的一种表述,类似的还有“著名专家”“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等。到底著名还是不著名,靠一家机构是无法定义的,有吹捧的嫌疑。假如真的著名到家喻户晓或某个领域熟知的程度,则无需加这种画蛇添足的前缀。同理,重要还是不重要,也不是靠加定语定性的。

  例二在某些重大政治活动的通稿中用得多,不在我论述范围。一般性的公益活动通稿中,如遇到这样的表述,我发稿时会把“正式”“隆重”“圆满”删掉。

  以“正式启动”为例,我见得最多,可以说大部分都如此表述,每次见到我都暗中好笑:项目难道还存在非正式启动?

  当然,假如该项目曾试点运行,如今可以说“正式启动”,但相应地,稿件应说明这一事实。

  不准确

  不准确来自两个层面:一是事实不准确;二是表述不准确。

  事实层面的不准确,往往出自浮夸。这里稍举两例。

  例一:“惠及XX万人”。如仔细推敲,实为“覆盖XX万人”。要知道“惠及”和“覆盖”是完全不一样的意思,前者指得到公益项目的帮助,后者指项目覆盖的范围。

  例二:喜欢用“国内首个”“国内首家”“最……”等表述。如果真是“首个”“首家”,确实是一大传播点,但遗憾的是,多数情况下经不起推敲。有的还在“首个”后面加上好几个限定,有点“强蹭”的嫌疑。

  这种文字游戏谁不会玩,例如: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21世纪的中国家庭餐桌上,由我爸制作的饺子中最饱满的一个。

  至于表述不准确,例子就更多了。兹举两例:

  例一:“截止目前”“截至到目前”。

  妥妥的错误。

  “截止”是一个动词,和“目前”之间需要一个“到”,好比你拿着一把剪刀,咔嚓一下,要搞清楚剪到哪里。

  “截至”的“至”,本身含有“到”的意思,无需后面再加一个“到”。“截至到”相当于“截到到”,如果这么说话,会让人以为你舌头的弹性异于常人。

  正确的用法是:“截至目前”或“截止到目前”。

  例二:“在致辞中表示”。

  这一案例是我个人非常不喜欢的用法。“致辞”其实不完全是个动词(例如“我在旅行”中的“旅行”)或者动词名词化(例如“人生是一场旅行”中的“旅行”),其实更倾向于是一种动宾结构。

  将这种动宾结构名词化,和“中”字搭配,我觉得很别扭,类似“在吃饭中表示”。

  比较恰当的表述是“在致辞时表示”或“在致辞环节中表示”

  不通顺

  其实就是有语病,语文没学好。

  举几个例子:

  启动现场展示介绍了XX平台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授课老师的基本信息。

  来自政府、学会、媒体、相关社会组织、知名人士、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各届人士共同参会。

  除了……之外。

  ……

  上述案例的毛病,我这里不指出了,语文及格的,大概都能看出来。

  不规范

  这里讲一个通病,就是“的地得”分不清。

  关于这个问题,我当编辑多年,个人经验如下:

  “的”的后面一般是名词或某事物,如“美好的明天”“幸福的生活”。

  “地”的后面一般是动词,往往是一个动作,如“夸张地描述”“坚决地捍卫”。

  “得”的后面一般是某种状态,或者是某个结果,如“走得很快”“笑得前仰后合”。

  我所见过的公益新闻通稿,9成以上不会用这3个字。尤其是“地”,往往用“的”,例如,“志愿者迅速的赶赴现场”“筹款额迅速的增长”……

  更有甚者,直接用网络语言中的“滴”代替“的”和“地”。如果发自媒体那就算了,通稿是给公共媒体的,如果非要这么用,我只能遗憾滴表示你滴用词非常滴不规范,让我觉滴搞笑。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