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闻媒体屡屡回避性别议题?

时间:2022-08-25

  6月11日,“唐山打人事件”冲上热搜,隔日,#上外一学生向同学杯中投放异物#词条再次刷新网友认知。除了事件本身引起的巨大争议,在两次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北京头条用“靠近交谈”、“对抗女子”指代“性骚扰”、“殴打”,微博热搜用“异物”指代不明药物,诸类报道均被人质疑存在淡化事件性别议题的动机,新闻媒体再次陷入信任危机。

  

  在微博上,此类性别议题有关的公共新闻已不是第一次引起争议。从2015年起,“地铁哺乳”、“高校女生节标语”等事件均引发巨大舆论关注。性别问题成为了网友们重点探讨的公共议题之一。

  新闻媒体在性别议题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角色?近日新闻报道为何屡屡采用“词语替换”?媒体失职的背后又还存在着哪些深层动因?

  从媒体变迁看性别议题发展

  有研究认为,在印刷为主的传播时代,男性是通过文字工具加深了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基本由男性垄断的文化教育,使得女性在过去数千年的岁月中被置于男性视野下。

  在电视时代到来后,外界知识获取的门槛降低。尽管男性垄断的“铅字文化”遭到挑战,而性别议题不过是从抽象的文字符号进化为具象的屏幕画面——影视剧中,女性往往被打造成无私、忘我、完全奉献给男性的形象。即长期“霸屏”的典型的“圣母”、“白莲花”角色,以及现在流行的“傻白甜”。

  在电视屏幕中,女性的被动、柔弱、非理性与男性的主动、权威性、理性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典型圣母角色-《宫心计》刘三好)

  新媒体时代,低门槛与开放性特点消解了男性对新媒介的控制权,自由的新媒体环境使女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言机会和言论空间。但从实践上而言,女性仍然是“被看者”。如天仙妹妹、最美女xx、地下停车场女孩温婉,多以自身美貌先赚取一波流量,再通过网络传播成为红人。

  

ruanwenshijie.com

  (地下停车场女孩,凭借10秒视频红遍全网)

  炫耀A4腰、锁骨放硬币,以及一系列“白瘦幼”的评价标准也是如此。在看似“自由”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多数女性的言论并非出于主体意识,而往往是向媒介市场无意识妥协的结果,在不自觉中将自己放在了“被观看者”的位置。女性依旧是男性眼中的风景和娱乐对象,成为被看、被评价的对象。

  性别议题背后的商业逻辑

  既然“白瘦幼”之类的评价标准并非女性自愿发起,而是向媒介市场妥协的结果,那么则不得不分析性别议题背后的商业逻辑。

  精心编辑的内容、发表的言论无人问津,发几张美照却能轻松在互联网上收获大批流量,还能享受红点无数的私信。在这种流量引导下,只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发布关于自己美貌和身材的内容。那么问题是,是谁来制定与主导这种流量机制的?

  对于微博、微信公众号,是社交媒体平台;对于各类浏览器和新闻网站,是其网络门户。大众传媒既承担着社会责任,也具有经济运营压力。网络在性别建构上,一方面作为大众传媒要承担建构性别平等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又视女性为谋取商业利益的手段之一。在现实社会中,网络往往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而忽略社会责任。

  “因此,商业动机成为网络传播性别刻板的根源。”在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下,售卖女性特征和刻板印象是媒介谋求商业利润最普遍和最容易的方式。

  

  (长城汽车广告,在汽车广告中香车美女是标配)

  个人发布者的内容受平台和网站的流量机制引导,媒介发布平台又受商业利益影响,最终,都在无意识地迎合着传统男权文化。

  语言修辞的力量

  有研究者对屠呦呦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报道做了调查。在1000多条新闻样本中,20%涉及屠呦呦的私人生活,多将其丈夫塑造为一个为工作繁忙的妻子“补位”、细心体贴、负担起家庭责任、为家庭牺牲的“居家好男人”形象,大量报道塑造甚至歌颂屠呦呦作为一个“女强人”献身工作的形象。这种“居家好男人”的报道模式,强化的依旧是女性应该为家庭牺牲的价值观。

  同样的案例还有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我们反复提及某位女性是“女强人”的时候,或许也该反思为什么没有“男强人”这样的词语存在。性别的刻板印象,往往无意识地藏匿在修辞之中。这,就是语言修辞的力量。

  “靠近交谈”、“对抗女子”指代“性骚扰”、“殴打”,“异物”指代不明药物,还有随处可见的“404”和“炸号”,新闻报道媒体与平台内容把关者,一个最懂语言修辞的力量,一个则暗处掌握着对语言修辞的控制权力。

  不止是新闻媒体

  针对“唐山打人”事件,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发表了评论文章,认为该事件属于社会治安事件,不应用“性别议题”加以解读,而应该以“强弱议题”分析更为恰当。

  

  不过,该言论引起了评论区的强烈反对。

  

  对于性别议题的漠视与回避,不仅仅发生在新闻媒体中。至少目前看来,部分学界也是如此。

  结语

  写完这篇文章,忽然有些悲观。当我首次注意到这些事件的时候,关注的是新闻媒体用语言去模糊淡化性别议题,也就是试图用语言修辞,去引导舆论。在逐步分析的过程中,我发现,仅从媒体角度来说,无论是作为内容发布的新闻媒体,还是内容把关的平台监控,从修辞和商业逻辑上都深受传统的男权文化影响。

ruanwenshijie.com

  也就是,传统的男权文化思想,是性别议题中媒体角色行动的底层逻辑。而这些事件并不仅仅只有媒体一个角色参与其中。

  有学者认为,所谓的网络性别平等不过是一种“镜像逃逸”,在看似平等的镜像之下所折射出来的仍是根深蒂固的男女不平等。

  男女平等,任重道远。

       文章来源公众号:脑洞养成计划。侵权联系删。

相关专题